赓续千年医脉,福泽四方百姓。6月28日,烟台业达医院国医堂正式开诊。自此,国医堂将成为医院中医科的“主阵地”,让中医文化在这里焕发勃勃生机。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中医服务质量,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、更安全、更舒适的诊疗服务。”烟台业达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宏祥说。
精心筹备,打造中医特色空间
在烟台业达医院门诊5楼,古色古香的木质横匾“国医堂”格外引人注目。踏入其间,目之所及皆是古色古香的装修格调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沿着走廊前行,便是中医长廊,中医药文化知识琳琅满目。望闻问切的诊疗理念、中医四大家的学术精髓、大医精诚的职业操守,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,在患者眼前徐徐展开。“我们要把国医堂打造成一个集功能和文化于一体的空间,从文化内涵到硬件设施,全方位展现中医文化的魅力,让患者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,增强对中医的信任和认同。”刘宏祥说,经过一年多的筹备,目前国医堂已正式开诊,这里也成为了烟台业达医院中医科的“新地标”。
国医堂设置了三个诊室、一个治疗室,布局合理,功能分区明确。治疗室里配备各种中医外治设备,可开展针灸、艾灸、拔罐、刮痧、埋线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。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患者数量的增加,中医科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空间进行合理调整,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、有效的治疗。
优化服务,提升患者就医体验
之前中医科的诊室比较分散,患者需要在不同楼层之间来回奔波,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很不方便,现在问诊、治疗现在都集中到国医堂,患者就诊会更加便捷,从挂号到就诊,再到中医外治,都能在一个区域内完成,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体力,也极大方便了中医外治的开展,让患者能够更及时地接受到全面的中医治疗。
“外治是中医很大的一个优势,针灸、拔罐等疗法也都深受老百姓认可。以艾灸为例,它模拟自然的光能,能文通经络、驱散寒邪,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。”刘宏祥介绍,医院新引进的艾灸舱,更是将传统艾灸与现代科技相结合,既安全又有效,能大大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。“内服外治相结合,二者相辅相成,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
在烟台业达医院的规划里,国医堂的开诊并非“形象工程”,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做好中医科的内涵建设,中医亚专业的开设便是关键的第一步。“结合中医的优势,医院计划逐步开设中医放化疗不良反应门诊、中医脾胃门诊、中医肺病门诊等亚专业,让老百姓看病更知所向、知所取,能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病情的专业门诊。”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培养人才,医联携手共促发展
目前,烟台业达医院国医堂不仅有以刘宏祥为首的中医科医生坐诊,还邀请了3名滨州医学院中医学博士常年出诊,充实坐诊专家力量。同时,医院还在积极接洽国内一些专家前来出诊,希望能给区域内的患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中医诊疗选择。
以时间和人员的积淀,打造一个在胶东有一定知名度的精品中医科,这是业达医院中医科的规划,而且这一规划并非“纸上谈兵”,科室成员的学习、进修从未止步,人才队伍建设也已初见成效。要想科室正向、持续发展,成员的培养必不可少。刘宏祥每周都会带领科室成员一同学习,已经坚持了一年多。目前中医科已有四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医生,在相关的亚专业方向深耕细作。
烟台业达医院国医堂的开诊,是中医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。作为烟台黄渤海新区医疗集团牵头医院,医院国医堂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医联体成员单位更好地发展,共同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通过技术交流、人才培养等方式,让中医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作用,造福更多的患者。